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公告
2018年度济宁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登记管理信息公开情况
发布日期:2019-01-16 09:14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一、济宁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法人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济宁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住所:济宁市红星中路17号济宁市水利局5楼

宗旨:指挥防汛抗旱,减轻灾害损失。

业务范围:贯彻落实上级防汛抗旱工作部署;协调指挥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编制全市大中型水利工程防洪预案;制定防洪岁修计划,安排防汛抗旱的应急工程;负责防汛、抗旱经费的申报和分配。

法定代表人:李祥立

经济来源:全额拨款

开办资金:2万元

举办单位:济宁市水利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70800F49851091C

二、济宁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章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

第二条 本单位名称为济宁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第三条 本单位住所在山东省济宁市红星中路17号。

第四条 本单位是经济宁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济编(1997)79号文件批复设立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挂靠市水利局,市水利局为本单位举办单位。2008年经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和山东省人事厅鲁人字〔2008〕96号文件批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

第五条 本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应当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申请登记或者备案。

第二章 宗旨和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单位宗旨是指挥防汛抗旱,减轻灾害损失。

第七条 本单位业务范围:贯彻落实上级防汛抗旱工作部署;协调指挥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编制全市大中型水利工程防洪预案;制定防洪岁修计划,安排防汛抗旱的应急工程;负责防汛、抗旱经费的申报和分配。

第八条 从业誓词:本事业单位法人在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从事活动,不违背宗旨,不超越业务范围,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履行权利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监督。

责任监督:投入国有资产的举办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实现宗旨和业务范围的监督管理。

部门、行业和社会监督:本单位面向社会开展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接受政府职能部门和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本单位决策机构是济宁市水利局。

决策机构行使下列职权:

(一) 制定、修改章程;

(二) 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

(三)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四) 审定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

(五) 决定拟任法定代表人人选;

(六)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条 本单位拟任法定代表人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后,取得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资格。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本单位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单位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济宁市水利局的决议。

(二)组织实施单位年度业务活动计划。

(三)拟订内部管理制度。

(四)组织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五)代表本单位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四章 资产管理和使用

第十二条 本单位具体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拨款收入。

第十三条 本单位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时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认真做好本单位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本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第十四条 优化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发挥本单位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

第十五条 资产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用于本单位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盈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本单位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十六条 本单位接受的捐赠、资助,必须按照捐赠人、资助人的约定使用,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使用捐款、资助的情况,应向登记管理机关报告并以适当方式向捐赠者、资助者公布。

第十七条 本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前,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五章 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处理

第十八条 本单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依法被吊销或因宗旨业务已经消失、事业性质改变等原因,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立、合并、撤销的,应报举办单位审查同意后,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九条 本单位在申请注销登记前,应当在举办单位和其他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形成清算报告。

清算期间,单位不得开展有关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二十条 本单位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举办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二十一条 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修改章程:

(一)章程规定事项与修改后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符的;

(二)章程规定的内容发生变化的;

(三)决策机构决定修改章程的;

(四)其他原因需要修改章程的。

第二十二条 章程的修改,经举办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涉及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的,须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2009年8月7日经济宁市水利局表决通过。

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由济宁市水利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三、济宁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法人年度检验检查信息

2018年,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

1、高度重视,责任落实行动早。1月22日,市防总就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较往年提前1个多月安排部署防汛工作。4月3日,4月28日,5月15日,5月22日分别召开全市国土绿化、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电视会议、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市防总成员(扩大)会议、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和城乡供水一体化暨水污染防治现场推进会,市政府石光亮市长、于永生副市长、任庆虎副市长对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6月27日,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市委傅明先书记对当前的防汛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汛前,市级完成了市防总成员调整和包保责任分工,成立了2018年防汛抗旱专家委员会。各级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也及时调整了指挥部组成人员,落实了相关责任人。东部山区各类水库明确落实了防汛行政责任人、抢险技术责任人、巡坝值守责任人“三个责任人”,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2、抓好隐患排查和督导检查。3月底前,市县水利部门、河道管理单位组织精干力量对本辖区内的各类水利工程进行了自查,5月10日前,由市水利局带队进行了分片督导检查;5月15日前,重点行业完成了部门自查,由防总成员单位牵头进行了综合督导检查;市级包工程领导也陆续对所包工程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任,明确整改措施及期限。市防总也根据各地检查情况下达了大中型河道及南四湖除险加固和清障任务通知书;结合各地洪水风险区域排查情况,编制了《济宁市洪水风险区域图册》。特别是,针对省防总、省水利厅检查组检查出的问题,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进行了认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经分管县市区长签字报市防总备案。

3、做好各类防洪预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根据工程变化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市防总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预案修订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防汛预案体系建设。强化市、县两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修订,重点做好各类河道、水库、蓄滞洪区、山洪灾害防御等专项防汛预案的修订完善,市、县防指都进行了批复,使其更科学、更有可操作性。

4、注重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和防汛抢险队伍建设。今年全市共储防汛常备物资4088万元、抗旱常备物资4915万元,对物资品种、数量、存放地点、负责人等情况进行了登记造册。落实常备队4236人、抢险队16.91万人、预备队54.97万人,并制作了济宁市防汛抗旱物资及队伍“一图一册一表”。对两支市级防汛抗旱专业队伍、两支县级防汛抗旱专业队伍强化应急演练,派出省防汛抢险机动总队第十三支队和任城区防汛抢险机动队,共计74人,参加省防总在滕州市举行的抢险演练,进一步锻炼队伍。各县市区防指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培训,大部分县市区防指在汛前完成了防汛抢险演练,验证了防洪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升我市防汛抢险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高了抗大洪、抢大险的把握。

5、做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和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一是组织开展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站网、平台提标升级。共完成1个市级视频会议室的升级改造,26个乡镇的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对26处自动雨量站、6处(雷达式)自动水位站进行更新改造。二是组织开展新增山洪灾害危险区补充调查评价。对41个沿河村落进行山洪灾害内页调查、现场调查及测量、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三是组织曲阜市、泗水县、邹城市持续开展预案修订、宣传、培训、演练等群策群防工作。四是完成了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调查评价工作和设备进场工作,正抓紧进行县级会商室和网络、机房的改造工作。

6、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值班值守。自6月1日以来,各级防指责任人和值班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值班值守,履职尽责,及时掌握值班期间防汛情况,严格落实交接班签到制度。市防总多次对防汛值班值守情况进行连夜抽查,并成立督导检查组,分别对我市的小水库、河道、湖泊及易积涝地区等防汛重点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市防总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各项防汛工作纪律,严格问效问责,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军令如山。

(二)应对台风强降雨工作情况

1、领导重视,靠前指挥。在应对第18号台风“温比亚”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市委书记傅明先、市长石光亮、副市长任庆虎等多次做出指示批示。在强降雨过程中,18日18时,市长石光亮同志及时与各县(市、区)县(市、区)长通话,安排部署防汛防台风工作。19日8时石光亮市长,任庆虎副市长,柳景武副市长亲临市防总指挥中心坐镇指挥部署,石光亮市长连夜召开全市防汛调度及会商会议。19日20时,市委书记傅明先到城区督导检查城市防汛工作。20日凌晨4时,市委书记傅明先、市长石光亮又对我市当前防汛防灾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灾情发生后,20日,市委书记傅明先带队到鱼台县调研减灾自救工作,连夜召开全市县委书记会议,安排防汛救灾减灾工作,发出了全市各县市区调集排涝抢险设备支援农田内涝灾害严重的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等县市区的号召。20日,市长石光亮、副市长任庆虎到金乡县、嘉祥县督导防汛减灾工作。任庆虎副市长坚持在市防汛指挥中心坐镇指挥,20日连夜带领市水利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赴鱼台县亲临一线,坐镇指挥调度农田排涝救灾工作。

2、提前部署,及时预警。按照省防总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提前准备,全力做好防范应对“温比亚”台风的各项工作。市防总先后连续下发了《关于迅速贯彻落实市领导批示精神 切实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湖西河道防汛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当前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等6个通知,及时对台风强降雨防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根据雨情变化和汛情发展,市防总先后发布防汛Ⅳ级、Ⅲ级预警,并启动了Ⅳ级应急响应。为全面做好生产自救工作,市减灾委及时启动了市Ⅲ级救灾应急响应。

3、科学研判,及时调度。市防总加密会商研判,组织专家就此次强降雨过程进行分析预测,提出了科学的防御举措。根据雨情、上游来水情况,积极向上级防指建议,科学调度下泄南四湖洪水。8月19日16时,南四湖上级湖就开闸放水,开闸流量500立方米/秒,然后逐渐加大泄量,直到二级坝一、二、三闸全开敞泄,最大下泄流量达到2620立方米/秒;下级湖于8月19日15时开闸泄洪,韩庄新运河闸、老运河闸、伊家河闸和蔺家坝闸也都相继开闸泄洪,最大下泄1480立方米/秒。截至9月3日8时上级湖累计下泄水量7.7亿立方米,下级湖累计下泄水量8.2亿立方米。由于调度及时,提前腾出南四湖库容,为及时接纳南四湖周边河道来水,降低南四湖入湖河道水位,以及农田排涝赢得了时间。

4、及时督导,指导救灾。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台风暴雨过后的减灾救灾工作,主要领导同志第一时间分别带队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分管领导同志带领有关部门吃住在救灾一线。水利、民政等部门先后派出8个督导检查组分赴降雨较大的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等8个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科学指导强降雨应对、抗灾救灾开展等工作。市防总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强降雨后水毁工程修复及生产自救工作的紧急通知》,组织力量对各类水利设施、重点山体路段、群众危房、建筑工地、深基坑等区域进一步排查,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抢护、早消除。为尽快排除农田内涝、城市积水,调动一切力量,切实抓好救灾和水毁工程修复工作,先后下发了《关于调动防汛排涝设备的紧急通知》和《关于上报排涝设备的通知》。

5、部门联动,抢险救灾。全市各级各部门上下一心,共同协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强降雨发生后,气象、水文、国土、住建、市政、公安等部门各负其责,及时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加强联动配合,迅速形成了防御强降雨工作合力,为成功应对此次强降雨过程打下坚实基础。全市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水利、城管、煤炭等部门全力支援鱼台县等受灾严重地区内涝排除等生产自救工作。先后累计到位现场援助人员273人、设施180台套,排水量3.03万立方米每小时,大型抢修车1辆,发电机组车5辆,运输车辆30辆,柴油20吨。截止8月24日16时,鱼台农田积水已经排除,全市支援鱼台县180台套排涝设备共排除涝水252.5万立方米。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稳定了鱼台县受灾群众的情绪,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切实做好冬春抗旱工作。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科学指导,全方位搞好抗旱服务,高度重视人饮解困工作,及时摸清底数,加强预判,科学制定预案,落实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拉水送水机具、抗旱服务组织抗旱服务等措施。科学调度水源,为长期抗旱做好水源储备。

(二)、抓紧开展水毁工程修复重建工作。各地各部门针对在18号台风“温比亚”强降雨暴露出的问题和存在的短板,对水毁工程尽快组织修复,要全面排查防汛工程情况,制定修复加固方案,倒排工期,及时完成防汛工程修复加固任务。对一时不能进行修复的堤段渠系,按照编制的灾后水利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用3年时间对田间水利设施、排灌站、东部山区小水库、小塘坝等进行系统治理,提高防洪除涝能力,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保障。

(三)、抓紧完成2018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项目建设和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项目建设要持续做好自动监测网提标升级、预警设备设施提标升级、群测群防体系完善和市级监测预警平台提标升级等工作。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下一步计划完成雨量站、水位站的安装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等工作。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本年度没有超出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二)单位本年度无资产损益;(三)没有业务职能未履行;(四)没有违约和社会投诉现象,没有违法行为被立案审查,没有涉及法律诉讼;(五)没有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六)没有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出租、出借印章行为;(七)没有擅自加挂牌子的情况;(八)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

四、机构编制实名制情况

机构名称:济宁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

实有编制数:8

实有编制人员名单:李祥立  李建军  随玉存     李金良     袁国栋、侯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