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老水利工作者之声
泗河源头考察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5-04-11 15:26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市老科协水利专委会

泗河,古称泗水,为古代“四渎八流”中的八流之一(淮水支流),据记载,古泗水全长400余公里,流经山东、安徽和江苏三省,沿途汇集汴水、睢水、沂水、沭水等支流于淮阴入淮水(淮河),因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黄河南徙与京杭运河改道),而今只剩下鲁桥以上的163公里,因泗水而名的泗县(安徽宿州)、泗阳县(江苏宿迁)、泗洪县(江苏宿迁)已成为了历史。关于泗水的源头有多种说法,一是传统上认为泗水发源于泗水县东部陪尾山下的泉林。二是发源于新泰市太平顶山西,三是发源于平邑县仲村镇泽国庄。为此市老科协水利专委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题考察。先后察看了平邑县仲村镇泽国庄村、新泰市放城镇上峪水库、上峪村东黑峪山、太平山下泗河源头、放城段小三峡,近观太平顶;泗水县贺庄水库、泉林泉群等,与当地百姓进行交流,并召开座谈会进行了集体讨论。‌

一、古泗水发源于泗水县东部陪尾山下的泉林

1、史料记载。关于这一提法,古代记载的比较多,《尚书·禹贡》《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均有记载,也是传说中“禹治九水”之一。《水经注》引《博物志》曰:“泗出陪尾,盖斯阜者也”,《禹贡》中也有“泗出陪尾”的记载,《括地志》载:“泗水源出兖州泗水县东陪尾山,其源四道(趵突、响水、洗钵、红石四大泉汇流),因以为名”,又因其水质清澈,历史上又有清泗、清水、清河之称。

2、泉林泉群。泉林因名泉荟萃,泉多如林而得名。据《泗水县志》载:“泉群有名泉七十二,小泉多如牛毛”。因其三面环山等特殊的地质结构,从而造就了泗水源头“五步成溪,百步成河,不以潦而盈,不以旱而涸。穷古至今,滔滔不绝,汇为巨流……”的壮丽奇观。春秋末年,孔子曾在泗水源头,面对滔滔喷涌的泉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浩叹。清代乾隆皇帝更是对泉林情有独钟,曾先后九次驻跸泉林行宫,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第三次驻跸时写下《泉上六咏·泉源》赞曰:“四泉流作泗河源,乳窦灵根今古翻。混混从无舍昼夜,是之取尔子舆言”,描写的就是亿万年奔涌不息的泗水之源。《读史方舆纪要》《山东通志》也都称这里为“山东诸泉之冠”。今观泉林泉水涌水流量较小。

二、今泗河发源地

(一)书中记载。关于这一发源地的描述,书中记载较模糊。

1、泉林是泗河一大水源。今勘测考证,发源于新泰市南太平顶西麓上峪村的洙水在泉林下入泗水,洙水源头才是泗河上源。《沂沭泗河道志》(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1996年11月)

2、发源于新泰太平顶山西侧,流经泗水、曲阜、兖州、邹城、任城区、微山县等县市,于任城区辛闸村入南阳湖,河长159公里,流域面积2357平方公里。《济宁市水利志》(济宁新闻出版局、1997年12月)

3、发源于新泰市的太平顶山西,流经新泰、泗水、曲阜、兖州、邹城、济宁市郊区、微山7个县市区,于济宁市郊区石桥镇辛闸村北入南阳湖,河道长159公里,流域面积2366平方公里。《山东淮河流域防洪规划》(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12月)

4、发源于新泰市东南太平顶山西麓上峪村东黑峪山,经新泰、泗水、曲阜、兖州、邹城市(原邹县)、济宁、微山7县市,于济宁新闸南任城区石桥镇与微山县鲁桥镇交界泄入南四湖,河长169公里,流域面积2383.6平方公里。(百度.百科)

5、发源于平邑县仲村镇泽国庄,流经泰安、临沂、济宁三市,于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入南阳湖,河道全长163公里,流域面积2403公里,济宁市境内长135.84公里,流域面积2030平方公里。《济宁市泗河洪水防御方案》(济宁市水旱灾害防御指挥部、2022年5月)

6、发源于平邑县仲村镇泽国庄(经度 117°41′37.6″,纬度 35°43′8.0″),流经平邑县、新泰市、泗水县、曲阜市、兖州区、高新区、邹城市、太白湖新区、微山县,于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入南阳湖(经度116°39′47.9″,纬度 35°14′6.5″),河道中弘全长158.53公里,流域面积2403平方公里。《泗河“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山东河长制办公室、2024年10月)

(二)考察了解。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对发源地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了解。

1、太平山还是太平顶山。查阅有关资料及实地查看,太平山为东蒙余脉,在新泰城南21公里,汶南镇境内,位于新泰、平邑、蒙阴三县的交界处,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4.5公里,主峰太平顶海拔813.6米,为新泰境内第三高峰。太平山区域较广,太平顶为山峰之一且为最高峰,因此可描述为“新泰太平山太平顶”较为妥当。

2、上峪村及上峪水库。上峪村位于放城镇驻地东北7公里处,太平顶西麓,三面环山。因位于太平山下峪口,溪流之上游,故名上峪村。在村东泗河之上,有于1965年5月建成的小(1)型上峪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35平方公里,总库容243.3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48.0万立方米,坝顶高程243~244米,距河源起点约2公里。水库上游沿泗河还建有2处小塘坝。

3、太平顶山西麓上峪村村东黑峪山。黑峪山位于太平山太平顶西南侧,海拔409米。经查看泗河源水由东往西从黑峪山脚下流过。

4、平邑县仲村镇泽国庄。位于上山南麓,距泗河河源较远,经咨询村委有关人员,黑峪山东侧有部分山地属于该村(泗河源头)。

5、西侧与西麓。两者有很大区别,西侧范围较广,区域确定性较差。西麓是指山体西侧山坡和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太平顶西麓应该是特指太平顶西侧山体这一特定区域。所以称作太平山太平顶西麓或西较为合适。

6、新泰市境内泗河。查阅有关资料,原称放城河,又称洙水(古水名),据《水经注》,源出今山东新泰,西流至泰安东南,折西南至泗水县北与泗水合流,据考证洙水即今放城镇境内洙河,即放城河。今观放城镇境内建有多处河长公示牌,均称为泗河,东起放城镇小上峪村,西止放城镇西石井村,境内长19.33公里。下游东石井村名胜“小三峡”(当地人称“鲁境崖”),“小三峡”以西的“春秋古道”,原为齐鲁两国的交通要道。泗河是放城镇的“母亲河”,也是洙泗文化、林放文化的发祥地,放城镇境内泗河段被评为2023年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

三、泗河发源地描述

查阅有关资料,河流的发源地与河源是两个概念。发源地:地理区域概念,范围较广,如长江发源地为唐古拉山脉。认定标准通常依据地理区域特征(如山脉、高原等)和水源类型(如冰川、泉水)。河源‌:是具体点位概念,属于发源地内的一个精确起点。如长江的河源是各拉丹冬冰川融水形成的沱沱河起点。认定标准一是河源唯远原则‌:即以河流最长者为主流,将距离入海口(河、湖)最远的出水地认定为源头。二是水量唯大原则‌:以对河流补水最多、贡献最大的出水地认定为源头。即距离河口流程最远、常年有稳定地表径流、径流量在候选源头中较大。同时河流源头的认定还需要兼顾历史习惯、河流走向、海拔高度等多种因素。简言之:发源地是河流起源的宏观地理区域,包含多种水源类型。河源‌是发源地内经过科学验证的河流具体起点。

河  流

发源地

河  源

水源类型

长 江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

各拉丹冬峰姜古迪如冰川

冰川融水

黄 河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

卡日曲泉眼

泉水

塔里木河

喀喇昆仑山脉

特拉木坎力冰川与北里莫冰川

冰川融水

综上:

1、古泗水年代久远,陪尾山下泉林泉群水量丰富,四泉汇流入河,应该是古泗水的一处重要水源(水量较大),今观泉林泉群涌水流量变小。受历史条件限制及地理环境的变迁,古泗水“泗出陪尾”也有一定依据。

2、按照河流发源地认定条件及现代地理知识,泗河发源于新泰市天平山太平顶西或西麓,这一描述较为确切。

3、发源于平邑县仲村镇泽国庄,这应该是指的河源,即发源地内泗河的具体起点。但泽国庄村区域较广,村庄与太平山隔山相望(上山),泗河源头只是从其较偏远的地界流过,用平邑县仲村镇泽国庄+经纬度来描述河源尚可。

4、由源地西南流至放城镇,至东石井村后,进入泗水县境,后入贺庄水库。此段泗河也称放城河、洙河,河长约21公里(平邑县段长约0.5公里、新泰市段长19.33公里、泗水县段长约1公里)。出贺庄水库转而西流,至卞桥东,泉林泉群之水由左岸注入。

建议:泗河是我市的一条重要河流,是我市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已成为一条幸福河、生态河、美丽河、经济河。当前正在进行济宁市水务志的编撰,有必要把泗河的发源地(新泰市太平山太平顶西麓或平邑县仲村镇泽国庄)、入湖地(任城区石桥镇辛闸村或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河长(159公里或163公里,具体起止点)、流域面积(2357平方公里、2366平方公里或2403平方公里)等内容进一步明确并规范。

该考察活动及资料收集,得到济宁市城乡水务局、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泗水县水务局等单位和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