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务要闻
山东兖州:深掘泗河“三美”资源,打造水利“三好”风景
发布日期:2023-12-20 14:00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泗河是兖州的母亲河。近年来,兖州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深挖细掘泗河整体美、自然美、现代美“三美”资源,打造规划好、融合好、服务好的“三好”水利风景,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健康协调的高质量发展绿色之路。泗河水利风景区成功创建第二十一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兖州区获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构筑整体“美”,高点定位规划“好”,让特色“显”出来。将泗河绿色发展带作为“一带一轴两城四区”城市规划布局重点建设的“一带”,立足全局,通盘统筹,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其在防洪排涝、蓄养水源、生态保护、城市景观、文旅康养等方面的特色功能。一是一体化规划布局。整合沿线镇村资源和力量,以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目标,坚持“一体规划、全域开发,景区布局、板块构架,因段制宜、节点打造,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由北向南构建“3+1”功能板块,连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文化传承承载区,重点建设“一脉、三区、五坝、七园、九景”。通过制定综合发展规划,分步骤分阶段有序推进建设,把兖州泗河区域建设成为集生态宜居、文化旅游、休闲观光、高端康养于一体,产业发展、生态秀美、人水和谐的绿色发展带。二是功能化设计分区。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构建“3+1”功能板块。第一板块为龙湖公园水利风景区,重点实施龙湾店拦蓄扩容、河道清淤疏浚、中水湿地净化等工程,高标准建设龙湖公园,创建国家3A级景区;第二板块为文化旅游康养功能区,依托青莲公园、大禹文化园、金口坝景区等,打造李杜文化、大禹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旅游区,发展高端康养产业,在兴隆文化园国家4A级景区的基础上,一体创建国家5A级景区;第三板块为乡村振兴示范区,以花海彩田、马桥湿地、牛楼小镇等项目为基础,建设以新兖镇牛楼小镇为中心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争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国家4A级景区。

二、依托自然“美”,“水利+”发展融合“好”,让活力“迸”出来。探索“两山”转化通道,构建“水利+文化”“水利+产业”“水利+生态”融合新模式,发展动力强劲、活力十足。一是融合历史文化,“水利+文化”赓续文脉传承。在充分做好生态湿地保护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深挖历史水文化,结合新时代的治水精神,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治水相结合的新时代治水文化,既彰显兖州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又赋予泗河精神新内涵。目前景区内已建有中国成功治水鼻祖大禹文化园、具有1500年历史的首批省级水利遗产金口坝、融入“李杜”诗词文化的青莲公园等传统文化新景点。二是融合产业发展,“水利+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融合优质生态资源,先后建成牛楼小镇、花海彩田、龙湖公园等景区,探索形成了康体运动、民俗文化、农业观光、文化体验、教育研学、实践活动等生态特色健康新业态,以湿地与草坪为绿核促进水上观光游、休闲娱乐游以及马拉松赛等一批生态文旅项目落地,做活“水美经济”。自2020年7月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旅游人次210余万,实现营收5600余万元,有效带动乡村振兴与经济产业发展。三是融合生态环境,“水利+生态”放大绿色效益。通过龙湖湿地、青莲公园、马桥湿地和花海彩田提升中水水质,提高中水利用效率,涵养净化水源,保障了水生态环境安全,在自然循环、生态修复中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为鸟类提供优质栖息地,吸引野生鸟类30科、70多种等稀有物种在此“入住落户”,动植物多样性日趋丰富,清水润泽、云树绕岸、人水和谐的自然景观完美展现。

三、突出现代“美”,创新模式服务“好”,让景区“靓”起来。践行景区服务发展大局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使命,构建现代化服务体系,擦亮造福于民的靓丽名片。一是调水加湿服务城乡生活。景区增加了区域水面面积,湿地水分通过“蒸发—降水—蓄源”的形式加速大气水循环,提高周围地区湿度,改善周边城乡生态。通过河流廊道建设,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增强控制洪水、调节水流功能,有效降低洪水期间的洪峰,减少洪水径流,防洪排涝,保障周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强化管理服务人民休闲。充分利用河长制平台,强化监管,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抽调水务、农业、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联合办公,将景区管理纳入河长制管理平台,利用河长制智慧巡查APP、12345热线等平台,梳理评估整理信息,及时发现反馈处置问题。与区域范围内相关镇街部门签定职责合同,进一步明确权责范围,完善景区管理工作,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散心游玩提供保障。三是推动发展服务社会效益。依托景区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群众生态知识储备,让保护湿地、爱护环境、低碳生活的意识深入人心,增强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通过对城区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快了招商引资的步伐,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周边区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有效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