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倾听百姓心声,接受群众监督。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各位网友,您现在收听、收看到的是济宁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我是节目主持人晓蒙。本栏目由济宁市纪委、济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济宁市文明办、济宁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政风行风热线》是由FM101.8济宁综合广播播出,济宁电视生活频道、济宁新闻网同步直播。
对于您所反应和投诉问题的解决情况《政风行风在行动》将会进行督导落实。同时《行风追踪》《济宁广播电视报》《济宁晚报》也将会进行追踪报道。
今天的上线单位是济宁市水利局,
带队走进直播间的是济宁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文峰。
您好,刘局长。欢迎您来到我们节目中,跟广大听众进行交流。
刘局长: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早上好
主持人:同时来到直播间的还有:
市水利局许可服务科科长丁学振
市水利局水利建设与安全监督科科长 王卫东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祥立
市水利局农田水利站站长 何 昆
市水资源办公室副主任曹 锋
市水利局工程管理站副站长陈长华
如果您有治水管水兴水方面有什么需要咨询的问题,都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参与我们的节目。
现场电话: 2231555,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济宁政风行风热线168与我们的直播节目进行互动。
另外,在本期节目的直播过程中,全市11县(市、区)水利(务)局也在同步收听节目,并随时回答您的问题。
主持人:据了解,今年全市水利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无论是泗河综合开发等重点工程建设,还是全面实行河长制、水利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防汛抗旱工作。首先请刘局长给大家简要回顾一下上半年全市水利工作开展情况。
刘局长:下面我跟大家一起简要回顾总结一下今年以来全市水利工作。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水利部、省水利厅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新思路和全市“一二五六”的发展目标,围绕年初既定工作计划,把“干”字作为水利事业最强音,撸起袖子加油干,勇于担当抓落实。上半年共争取省以上投资项目36项、总投资13.21亿元,已经到位省以上投资5.46亿元。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成效明显,如期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一是全市重大牵动性工程泗河综合开发提速推进,汛期前如期高标准完成全线5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泗河堤防工程建设,有力地确保了今年泗河安全度汛。二是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贺庄水库增容工程主体工程建设完工,洙赵新河治理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被评定为优良等级。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南四湖片治理工程和纳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梁山县郓城新河、济宁市洸府河治理工程即将启动实施。三是农村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如期高标准完成去冬今春各类农建项目3653项,完成投资45.56亿元,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推进,解决了10万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水利行业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四是防汛抗旱工作取得新一轮阶段性胜利。汛期,由于备汛充分和科学指挥,有效应对了“7.6”等历次强降水过程,确保了主汛期安全。五是南水北调工作顺利开展。年度调水任务顺利完成,本年度调水工作自2016年12月开始至今年5月底,从省界调引长江水8.89亿方,向青岛13个受水市和南水北调3座调蓄水库净供水5.3亿方,供水期间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六是水利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全面落实实行河长制,水利“放管服”、水利投融资、农业水价、区域综合水价、水权改革、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有序推进,进一步激发了水利发展活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2016年度我市纳入全省科学发展考核的涉水指标获得全省第一名。
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支持是我们做好水利工作的最大动力,社会各界的满意是我们工作的标准,我们真诚的期待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关注水利事业,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今年以来,全市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做好这些工作的根本保障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和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请简要介绍下市水利局在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有关情况。
刘局长:市水利局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研究部署、同分工检查、同落实考核。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提高政治站位,打造水清水利”为目标,全面强化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局党委带领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全体干部职工更加自觉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制定印发了《2017党建工作要点》和《2017年党建工作任务分工方案》,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召开了2017年全市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与11个县市区水利(务)局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与23个机关科室和局直各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了工作重点,进一步将主体责任层层压实。二是积极推行主体责任清单管理。局党委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印发了《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对局党委、班子主要负责人、班子其他成员、直属单位和局机关科室主要负责人都建立了权责对等、分类有序、简明易行的主体责任清单体系,各单位参照清单责任分工,进一步细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量化可控的具体工作任务,把责任逐项明确到岗、落实到人,初步实现了水利系统党组织主体责任清单管理制度全覆盖。三是狠抓机关作风建设。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在全系统开展了以“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主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遵规守纪大教育、干部作风大提升”活动,狠抓制度建设,制定并严格执行《关于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水清”水利的意见》,全面系统研究从水利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立项、招投标、建设管理、资金管理使用监督、项目审批等方面排查风险源点,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具体措施;出台了《济宁市水利局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全面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不断强化纪律约束,加大单位内部作风纪律明察暗访力度,营造了水利系统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环境,为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政治作风保障。
主持人:目前,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请简单介绍一下,市水利局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都做了哪些工作。
刘局长:创建全面文明城市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市水利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城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落实任务分工,成立了市水利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创城包保网格和“路长制”责任路段包保督导力度,实行局领导带班,分组包保制度,志愿者志愿服务相结合包保制度。同时,按照责任分工,明确专人负责创城所涉及到的水利业务资料汇集、整理、上报工作。 济宁市南水北调建设管理局、市水资源办公室、市梁济运河管理处、市洙赵新河管理处等单位也都按照各任务分工认真扎实开展创城工作,全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理念,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积极为创城工作贡献力量,展现了水利人较高的素质和良好的行业形象。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防汛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汛工作无小事。请济宁市水利局防汛办公室主任李祥立主任介绍一下今年我市的防汛形势及应对措施。
李主任:今年1月1日至今累计雨量625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10.74%,较历年同期偏多1.4%;6月1日至今累计雨量 506.8 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5.69%,较历年同期偏多3.53%。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上级防指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未雨绸缪、及早准备,认真做好各项防汛工作。汛前,完成对市、县、镇三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调整,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组织力量对防汛安全风险腥媾挪椋纬闪恕耙煌家槐硪徊帷保沽搜辞鞍踩即笈挪椋雌谘细裰葱?4小时值守制度,加强督导检查和应急会商,今年成功应对了7月6日至9日和7月14日至16日强降雨过程,取得了新一轮防汛工作的新胜利。
主持人:据了解,我市已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请陈长华副站长简要介绍一下我市河长制实施情况。
陈副站长: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关于全面实行河长制的决策部署,应该说河长制工作已经在济宁落地生根。目前,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已建立完善,全市共落实市级河长9名、县级河长113名、乡级河长1202名,实现了全市河道、湖泊、水库全覆盖。全面完成梁济运河、韩庄运河等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和南四湖问题排查和“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启动实施“清河行动”。印发了梁济运河等市管5条大型河道生态管理范围划定意见,进一步强化了河道管理保护。进一步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定期对全市入河排污口进行核查,对全市91个工业企业排污口进行排查,其中对89个完成审批登记,对2个水质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入河排污口要求限期整改。全面开展了生产生活入河排污口普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特别是着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畜禽渔业养殖和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10.7万亩,清理取缔网箱27万亩、养殖场649个、小码头522处,全市船舶封仓运营率达到100%。目前,南四湖、梁济运河等南水北调干线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水质标准。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和有关部门配合下,加大南四湖户非法采砂打击力度,南四湖非法采砂得到有效遏制,水生态得到持续保护。
下步工作中,市水利局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设立市、县两级河长制办公室工作机构,充实专职工作人员队伍。二是按照既定时间节点要求,尽快组织开展编制全市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117条河道的岸线利用管理规划。三是加大督导工作力度,督促各县市区尽快编制完成县级河道“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四是组织各县市区全面实施“清河行动”,坚决查处破坏河湖水域岸线的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各类违法行为。总之,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落实好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
主持人: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等行政涉企服务改革。市水利局又开展了哪些工作呢。请简要介绍一下。
丁科长:我们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对“放管服”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认真执行“三集中三到位”制度,积极开展审批事项合并、下放、消减工作,缩短审批时限,提高许可服务效率,落实“一单两库一细则”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加强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有效促进了审批事项的规范服务,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在“放”字上下狠手。将原有的13项许可服务事项缩减为9项,其中合并减少3项,将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合并至取水许可,将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审查,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审批,河道、湖泊、水库大坝灌区管理范围内工程建设方案审查3项整合为洪水影响评价1项;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水库下放到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7)58号)文件要求,将市级水行政权力(包括行政许可权和行政处罚权)一并下放到济宁高新区。同时,我们将济宁市水利局行政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五张清单”分别挂在济宁政务公开网和济宁水利信息网上,对全社会公开公布,方便社会群众和服务对象查看并接受监督。二是在“管”字上严要求。建立监管机制,让行政许可事项的监管有章可循。在济宁政务公开网和济宁水利信息网上都建立了水利许可事项清单、设立了水行政执法人员名录库和许可服务对象(企业)名录库,并对外公示。厉行事项监管,确保行政许可事项事中建设规范、事后保持质量和效果。双网及时公开公布监管结果,让监管单位和监管对象再次受到社会群众的监督,形成行政许可工作的公信力;同时对监管单位形成监管压力和公正执法的动力,对监管对象的质量意识和单位信誉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和宣传。 三是在“服”字上强改革。建立工作机制,将“三集中三到位”落实到办理许可服务的一切事务中。实行了“首席代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授权”,将行政许可服务事项、组织协调和规范监管等10项事宜一并授权。选派了6位人员到市政务服务中心水利局窗口办公;所有的水利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许可服务科,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情况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电子政务平台上集中公开;同时实行了行政许可首席代表制度,全权负责行政许可服务事项,真正做到了行政许可事项进驻落实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按照市政府对许可服务“并联审批”的工作要求,我们组建了水利技术专家库,为各类水利专项报告的评审、论证搞好配套服务。技术评估和报告审查集中到市政务服务中心会议室进行,增加了许可服务的公开性和公正性。印制了格式规范、使用方便的涉水许可事项的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为服务对象提供了便捷的即时服务。在今后的“放管服”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扎实实行“三集中三到位”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紧紧围绕简化事⑻岣咝省⒎袢褐诘淖谥迹徊缴罨砜煞窆ぷ鞯母母铮剿餍禄疲纬尚鲁L械男姓笈ぷ髯龀鲇τ械墓毕住?/P>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水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形势下,如何做好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请市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
曹副主任:我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694.7毫米,水资源总量为4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58立方米,虽然比山东省平均水平多2/3,但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4,属于缺水地区。同时,我市纺织、煤炭、电力、造纸、水稻种植等高耗水产业占比较大,整体用水效率偏低,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长期存在。
今年以来,我们以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这“三条红线”为核心,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是加强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监管。积极推进多水源联合调度,鼓励利用再生水,合理利用地表水,限制利用地下水,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二是加强用水节水管理。严格用水计量和计划用水考核,按标准征收水资源费和超计划加价水资源费,截至8月底,全市共征收水资源费1.5亿元,其中超计划水资源费2216万元,通过经济杠杆促进企业节约用水。同时加大节水宣传力度,鼓励工农业用水户进行技改力度,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活动,提高用水效率。三是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出台了《济宁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市政府第61号令),持续强化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管,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南水北调核心保护区禁止设置排污口,开展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有效控制污染排放,确保各功能区和调水干线水质稳定达标。四是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争取中央资金7000万元、省级资金1000万元用于超采区治理,督导有关县区通过节水压减、水源置换等措施,压采地下水,保护地下水环境。
主持人: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各位网友,今天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结束了,主持人晓蒙,导播王妍亚楠,节目监制杨宽、何娟感谢各位的收听收看。视频版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