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务要闻
国家调研组来我市调研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作
发布日期:2013-07-15 09:44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71012日,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就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在对新薛河湿地、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分公司、梁济运河入湖口、西支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洙赵新河入湖口及济宁市截污导流蓄水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后,于12日召开了鲁苏两省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作座谈会。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于幼军、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分别在座谈会上讲话。山东省副省长张超超、江苏省副省长许津荣分别汇报相关情况。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市委常委、秘书长刘成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中会,市委常委、市中区委书记张辉,副市长田志锋等陪同活动。市水利局局长刘文峰,市水利局副局长、市南水北调局局长君型,市南水北调局副局长郭立等参加活动。

副省长张超超向调研组介绍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治污工作情况。表示,山东省将进一步强化治污措施,完善“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大力推动调水沿线转方式、调结构,全力确保南水北调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同时,扎实构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确保南水北调水环境安全,保障东线一期工程顺利通水。

于幼军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鲁苏两省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表示祝贺。他指出,通水工程已全面进入倒计时,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期待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他要求沿线各地要充分认识水质监测工作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支撑作用,切实加快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加快布设电子在线监测和人工监测的点位,完善环保和调水部门、各级水质监测网络,尽快制定并完善试通水和通水期间的水质监测方案,建立环保和南水北调部门的水质信息联通共享以及协调会商机制,保证水质信息报送及时、准确,水质保障措施协调、配合。要强化环境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细化水质保护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

  翟青就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要强化监管,旗帜鲜明,态度坚定,进一步增强督查力度,重点防范水上交通安全隐患,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强化防范机制,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制定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要密切关注调水对沿线生态系统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不利影响。要加强舆情引导和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安全。

  马平昌在致辞中说,济宁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所辖南四湖是重要的调蓄水库,入湖河流多达53条,水污染防治任务异常艰巨繁重。近年来,在国家和省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把确保安全输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大力实施“生态突破”战略,全面开展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大批重点治污项目建成使用,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建设扎实推进,“治用保防控”体系日趋完善,南四湖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市域内水质整体恢复到80年代初期水平,提前两年实现了省下达的重点河流恢复、鱼类生长和水质改善目标。济宁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始终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毫不放松地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一泓清水如期过境北上,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环保部、鲁苏两省环保厅、南水北调局及我省有关市负责同志等参加活动。

                    (南水北调局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