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水务
汶上县水利局多措并举力推生态优县建设
发布日期:2008-12-01 10:16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汶上县水利局多措并举力推生态优县建设
 

2008年12月1日

    汶上讯(通讯员  王利庆  曹正民)汶上县水利局紧扣“水”字主题,坚持生态理念,采取多项举措,加快以水兴县步伐,强力推进生态优县建设。

    一是抓好规划设计。积极转变治水理念,科学制定水利规划,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优县的水利建设路子。先后制定了《汶上县防洪规划》、《汶上县水资源保护规划》、《汶上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及《莲花湖扩建方案》等,并把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作为专门章节,明确相关要求,指导具体项目建设和工作实践。二是抓好城乡水环境整治。协同建设、环保、综合执法等部门积极做好泉河的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城市河渠水流畅通、水面洁净、水质良好。在全面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农村水环境整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对农村供水工程划定水资源保护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各类开发活动和排污行为。水利局投资20多万元,建立水资源遥测遥控监测网络,设立地下水地表水质监测点18处,地下水动态观测井25处,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保障广大群众饮水安全。农村群众的饮水质量不断提高,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步增强,有效提升了城乡文明水平。三是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立足北部山区自然条件,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制定了详细的长远规划和年度目标,坚持以流域为单元,治水、改土、营林、筑路相结合,大力实施综合治理。相继投资1213万元,治理了昙山、彩山、马山、卧佛山等6个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58平方公里。实施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显著的蓄水保土、防洪抗旱等作用,真正实现了山顶松柏戴帽、中间干鲜杂果缠腰、山下梯田抱脚。北部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了一派人水和谐、山川秀美的美好景象。四是抓好莲花湖工程建设。筹资1.5亿元,实施了莲花湖工程建设,建成后一次性蓄水400万方,形成集引、蓄、调水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水库蓄水面积已达630亩,蓄水量约130万立方米。莲花湖工程可有效地带动城市的房地产业、商贸业、旅游业、休闲娱乐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为“花园水城”及“中国佛都”的深层次打造提供条件,为打造穿城、连湖、绕佛,构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相融的汶上龙形文化景观水系奠定了基础。莲花湖工程可使全县水系、水域更好地实施融汇贯通,让泉河“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周边微气候,优化了群众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显现出了良好的生态功能。五是抓好水利景观建设。立足于汶上悠久的历史人文积淀和丰厚的城市水系,按照“儒释圣地、花园水城”的城市建设定位,将水利景观建设作为丰富城市内涵,提高城市档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兴建了一批山清水秀、人水和谐的水利景观工程。筹资5000余万元,修建了大汶河溢流坝,年均引水1.5亿立方米以上,不仅涵养了水源,改善了生态,而且带动了一批旅游开发项目的兴起;实施大汶河堤防绿化,绵延15.3公里的大汶河长堤绿色葱翠,成为休闲避暑的胜地;以莲花湖为依托,规划占地500亩、投资8亿元的集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滨湖公园,构划出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水利风景城框架。六是抓好依法治水。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乱打井、乱取水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管理秩序。会同国土、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集中查处了非法采砂、破堤取土等水事违法行为。加强入河排污口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水域污水排放总量和污染物排放,对高耗水和污染重的项目实行 “一票否决”,确保城市和农村水源地水质安全。